2013年10月28日下午15:30,海韵行政楼C505教室座无虚席,同学们在认真聆听着清华大学林闯教授带来的名为《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刘暾东教授主持,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雷蕴奇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到场听取了讲座。
林闯,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从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任系主任。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分别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林闯教授是英国Bradford大学荣誉教授,ACM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委员会2012年主席,国际Petri网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 高级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和Computer Networks等国内外11个期刊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科学指导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性能评价,安全分析,随机Petri网。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在国内外一级学术期刊上和IEEE/ACM等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包括50多篇IEEE期刊论文,并已出版5本专著,论著已被他引超过11000次。
本次讲座中林教授从西方自然科学认识观和东方辩证思维出发,结合自己的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经历,重点介绍选题、研究层次、学术创新、思维方法、模型理念,以及论文要求等方面的体会。在报告中,探讨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儒释道三教并行的中国历史文化教育生态体系对科学研究的思维影响,以及易经和形式化方法对理论思维的作用;将我们做学问的层次由浅入深的划分成通、变、数、象、理五层,并强调了感悟和创新的重要性,学问在感悟中产生,规律在创新中成长。最后,林教授告诉我们在平时的研究中要多学多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精彩的学术讲座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在场师生积极提问,从如何从众多的文献中获取有用信息到怎样将理论研究上升到佛学的高度等等问题,林教授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这次讲座给了我院师生一个见识大师风采的珍贵机会,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撰稿: 范天娥
摄影:白沚凡
责任编辑:白沚凡
外事秘书 在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