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群作客“学科交叉论坛”畅谈AI for Science

发表时间:2025-09-18 编辑:陈浪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18日下午,信息学院“学科交叉论坛”第二期“对话田中群院士”活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福建省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嘉庚)实验室名誉主任田中群应邀作客。院党委书记刘弢主持论坛。

论坛上,刘弢代表学院作院情简介。沈志荣、杨和林代表科研团队作交流分享。随后,田中群作《漫谈AI赋能仪器和能源的重大机遇和交叉方向》专题报告,畅谈对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交叉的体会与看法。

田中群认为,材料、能源、信息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材料、能源、信息在不同历史阶段,梯次发展进入科技产业新赛道,越来越需要协同发展。当前,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必须提升从原料、材料、器件到应用的全局观和关联性,加强从基础研究到领先产品的全链条协同,强调“合为贵”。“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代表的不是某个个体的自立自强,而是在大平台上的科研群体的自立自强。我们虽然有优秀的科研团队,有庞大的产业队伍,但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融合起来,协同好,才能够强大。”田中群说。

田中群认为,人工智能是“工具革命”,更是“革命工具”,这一新技术和方法为基础科研带来了丰富契机,加速了科学发现、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创新、推动了智能化的实验与模拟,为协同提供了难得的便利。他分享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和嘉庚创新实验室在这方面的创新与实践,“AI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问题,并进行主动控制,形成闭环,有效提高安全性和效率。”田中群说。

田中群表示,解决大问题是学科交叉动力,拥抱新技术是大发展的必需。AI for Science是极具交叉学科属性的方向之一,为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可以加强跨学科团队组建、搭建跨学科平台、推动交叉学科培养和教育,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交叉学科研究,并制定合理规划,建设完善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以产生更多原创性成果。AI不仅提供新技术,新研究手段,还能够帮助科研群体间、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高效、直接和全面的沟通和交流。

“任何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酝酿,不是每个人都有幸遇到的。”在田中群看来,当今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非常幸运,他们正好赶上了AI发展的浪潮,拥有全新的机会和未来无限的可能。他希望青年教师敏锐观察与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抛弃“路灯下找钥匙”的思维定势,勇于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边界,结合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尝试解决各种复杂问题,面对全新的科技挑战,在百年大机遇中实现科研与自我的跃升。

田中群表示,AI赋能是趋势,是必然,更是未来,衷心期待后续与信息学院开展更多交流研讨,与信息学科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团队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科交叉,创新科研范式,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

田中群的报告站位高远、立意深邃,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角。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信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青年先锋”教工党支部成员,相关科研团队博士后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信息学院  陈浪)